“互联网+”时代下的智慧监所是怎样的

         马云说过,“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公安工作亦如此。5月29日上午,在海宁市看守所召开的浙江公安“智慧监管”建设媒体见面会上,各级媒体都对这个平日里不太接触得到的特殊领域流露出浓厚的兴趣。

         自助购买生活用品、预约律师咨询问题、根据自身症状预约看病项目……在海宁市看守所实地参观时,不少记者都戴上电子智能腕带,体验了一把监室智能终端机的强大功能。

这个智能腕带是每一名在押人员入所时都需要配戴的,好比个人身份证,腕带可设定“单人滞留、心率异常、夜间离监”等七大告警功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在押人员是否装病、自伤自残、私藏违禁品等隐患,同时通过深度拓展腕带、监控、终端、提审、警务通等信息化设备功能,打造全域覆盖、全网运维、全时可用的智慧型监所,实现了监管从原先的“人盯眼看”转变为“智能数控”,有效降低了监管工作风险。

         目前,海宁市看守所的每间监室内,都安装了智能终端机。监室智能终端机拥有实时对讲、警务公开、视频教育、通知通告等5项公开板块和在线商店、个人医疗、预约、考核查询、心理评测和出所评测等6项个人板块,共有37项具体功能。在押人员刷读智能腕带后,就可以进行网上查询预约、投诉、购物、接收家属送物等操作。其中,在线购物功能最受在押人员欢迎,被称为“监所淘宝”,需要吃什么、用什么,食品、衣服、日化,只要规定允许,通过终端机下单,统一采购配送,方便快捷。

除了通过自助终端机一键传达诉求外,海宁市看守所还建成了全国首个一体化体检中心,全面实现新收押人员胸透、B超、血压、心电图、血常规等五项检查全部在所内完成,并为在押人员提供日常诊疗,减少出所体检安全隐患。

          作为全国标兵看守所,海宁市看守所顺应“互联网+”时代变革,以智能化建设为导向探索现代监管新模式,驱动监管工作逐步向“智能数控”转型升级,监管工作越来越“聪明”。

在媒体见面会上,杭州、宁波、绍兴等地的看守所也通过播放视频短片,向记者们展示了他们的智慧监管特色。杭州市看守所实行的“数据伙房”,通过数据的采集、清洗、关联、建模,有效解决在押人员伙食吃足量、不短缺,吃均衡、少生病,吃健康、保安全的问题;宁波市镇海区看守所自主研发了以“云数据、云医疗、E防控”为特色的“智慧医管”系统,实现了“小病不出所,大病及时治,急病可控制”;绍兴新昌县看守所打造“向日葵文化”,实施因时、因职、因岗、因地、因人的“五因”工作法,在实现监管队伍、业务“双安全”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文化与平安融合创新的新路子……

海宁市看守所所长封海华说:“科技手段的提升运用能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对公安来说就是解放警力。一体化体检中心的启用,既保障了在押人员的生命权、健康权,也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办案单位‘送不进’和监管场所‘收不了’的难题。”

         将“物联网+”“互联网+”理念广泛应用于公安监管工作,有效构建了以强化监所安全保障为核心的智慧防控体系,构建了以规范执法为核心的智慧管理体系,使得监所安全管理更加严密,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更加充分,监管职能服务更加高效,矛盾化解成效更加明显,教育感化体系也更加完善。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